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研 > 适宜卫生技术推广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项目工作简报(第一期)
作者: 时间:2010-08-02 来源: 科技办 字号:【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项目

工 作 简 报

2008年第1

河南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项目实施办公室 2008326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项目

河南省启动会会议纪要

  

2008229,河南省卫生厅科技办公室、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业务处、河南省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处共同组织召开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项目河南省启动会。会议在郑州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河南省卫生厅科技办主任兼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王宇明、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处许辉华处长、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业务处张健锋处长以及来自孟州、长葛、新密、临颍、南阳宛城区五个示范县区的卫生、计生系统领导,课题承担单位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和课题实施专家共26人(参会人员名单附后)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河南省卫生厅科技办公室推广中心宗上纲主任主持,会议首先由河南省卫生厅科技办主任兼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王宇明介绍了项目开展的背景,研究内容、完成目标、课题进展等。在总结“十五”课题完成经验的基础上,对“十一五”课题的全面完成和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对近期的基线调查工作做了部署。河南省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处处长许辉华、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业务处处长张健锋分别就项目实施的有关事项也发表了讲话,就项目完成的科学性、严谨性、实效性,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并听取了项目县的有关建议,对项目推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协调。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以下四点:

一、卫生厅、中医管理局、计生委负责项目的监督管理,负责示范县的确定及项目筛选、经费分配、预算使用和监督。医科院作为项目的承担单位,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技术培训组织及指导,协调各示范县落实项目总体计划目标。

二、各示范县,即项目承担的市县区,根据课题目标任务、计划进度要求,落实县、乡、村西医、计生、中医项目的培训和实施等,编报项目进展报告,于每年的11 30号前提交到河南省卫生厅科技办公室推广中心。

三、经费使用按照国家科技部、财政部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四、会议确定了长葛市和临颍县为本次基线调查市县,讨论了调查方案和具体时间,发放了调查表,确定3月中旬完成此项工作,推广中心于3月底前综合整理统计,报国家有关部门。

            

OO八年二月二十九日

附:参会人员名单

参会人员名单

省卫生厅科技办公室主任、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王宇明

省中医管理局业务处副处长 张健锋

省计生委科技处处长 许辉华

省卫生厅科技办公室推广中心主任 宗上纲

省中医局业务处主任 董新刚

郑大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杨海燕

省肿瘤研究所教授 陆建邦

新密市卫生局副局长 于合松

新密市卫生局科教科科长 李宇峰

新密市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李志伟

新密市计划生育宣传技术站书记 刘兰菊

长葛市卫生局党委书记 高瑞亭

长葛市卫生局人事科教科科长 高中奇

长葛市计划生育宣传技术站站长 燕文杰

孟州市中医管理局局长 王孟丽

孟州市卫生局副局长 李仕传

孟州市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温福海

孟州市人口计生委科教科科长 王凤玲

临颍县卫生局副局长 孙圣羽

临颍县中医院院长 张书民

临颍县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王大军

临颍县计划生育宣传技术站站长 张瑞玲

宛城区卫生局副局长 徐国振

宛城区卫生局科教股股长 屈秀炳

宛城区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李秀琴

宛城区人口计生委党组成员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

项目工作目标与任务

一 项目背景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疾病防治“前移”和重点“下移”的发展战略,立足于国情和农村卫生工作的实际需求,切实加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一批能够学、学得会、用得起的成熟的卫生适宜技术和产品,并建立有效的推广应用模式,是解决农村地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战略需要,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由国家科技部牵头,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同组织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项目“河南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课题由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同组织实施,实施期限从20081月到201012月。该课题根据当前河南省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实际需求,筛选出一批安全、方便、价廉、有效,符合河南省情的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在河南孟州、长葛、新密、临颍、南阳卧龙区五县市示范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进行推广示范推广应用,通过技术宣传、政策保障、激励机制、组织体系、经费保障等方面研究进一步完善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

二 目标与任务

(一)项目县选择:选择5个(县)为技术推广示范现场,辖区内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均为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使用单位,应用适宜技术的医务人员及病人为课题研究对象。

(二)选择3-5个左右的县、乡、村级卫生机构作为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示范机构,进行重点扶持。推广应用适宜技术的数量及各项考核指标明显优于一般机构。

(二)基线调查:设计规范的基线调查表,组织临床、流行病、计划生育、管理等区域专家,培训相关技术人员。在项目地区对影响群众健康的重点疾病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包括服务机构调查、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调查、相关数据收集)。

(三)适宜技术筛选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原则,由国家有关部门推荐技术和自选技术相结合,根据当地需求状况,筛选出20项适宜技术不同层次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机构进行推广。

(四)通过3年的示范推广,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将进行中长期绩效评估,完成调研报告,接受国家项目验收。

三 考核指标

1、每个示范县选择中医、西医和计划生育适宜技术20项进行应用示范推广,其中在乡、村级卫生机构应用的技术项目数不低于推广项目总数的2/3

2、试验县70%以上的县、乡级卫生机构和50%以上的村级卫生机构均应有技术人员接受适宜技术培训。接受培训的技术人员有80%以上能够应用所学的技术进行服务。

3、示范推广的卫生适宜技术应能在适应人群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就医者对适宜技术的自愿选择率及综合满意度达到80%

四 课题进度

年度

课题年度计划及年度目标

2008

年度目标:

项目县筛选;

基线调查;

适宜技术需求分析;

确立示范机构。

编写适宜技术应用指导手册及多媒体资料,培训卫技人员,组织推广选定的适宜技术项目;

考核指标:

开展应用试验的县数5个;

确立3-5个示范机构;

筛选20项适宜技术项目。

在乡、村级卫生机构应用的技术项目数不低于推广项目总数的1/3

试验县50%以上的县、乡级卫生机构和30%以上的村级卫生机构均应有技术人员接受适宜技术培训;重点扶持3-5个左右的县、乡、村级卫生示范机构。

2009

年度目标:

20096月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

基本完成项目地区的推广工作。

考核指标:

在乡、村级卫生机构应用的技术项目数不低于推广项目总数的2/3;试验县70%以上的县、乡级卫生机构和50%以上的村级卫生机构均应有技术人员接受适宜技术培训。接受培训的技术人员有80%以上能够应用所学的技术进行服务;

2010

年度目标:

保证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率持续稳定;

全面通过主管部门的项目验收。

考核指标:

示范推广的卫生适宜技术应能在适应人群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推广应用适宜技术的数量及各项考核指标明显优于一般机构;

就医者对适宜技术的自愿选择率及综合满意度达到80%

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降低群众就医负担)等方面与替代的技术相比有明显提高;适宜技术应用科室的服务量有明显提高;

五 部门职责

各级参与项目的卫生、计生单位要充分认识本项目开展的意义,加强组织协调,具体落实到人。按照年度完成培训率、应用率及各项目标任务。

(一)省级部门职责:

1、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协调项目县、进行项目完成情况的督导。

2、成立项目技术专家小组。

1)负责从项目设计、技术筛选、实施、资料整理分析、绩效评估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完成项目中期、终期评估。

2)制定省级技术项目培训计划,聘请省内外相关专家,负责项目县县、乡级技术骨干的技术培训工作。主要集中在郑州培训。

3)制作多媒体等培训教材等。

(二)县级部门职责:

1、落实每次培训计划,组织好每次省级培训的卫生、计生机构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2、在完成省级骨干培训后,组织本地区乡、村级技术培训工作。主要集中在项目县本地培训。

3、按照要求,认真填报各项表格,及时向省级专家组上报各种表格,接受国家、省专家组的督导。

4、认真计划经费使用,按照科技部财政部等有关文件做好预算。

抄送: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科技厅、省卫生厅、省中医管理局、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各示范县(市)卫生局、计生委及课题组主要成员单位。

联系人: 宗上纲 联系电话: (0371)65957465

联系人: 董新刚 联系电话: (0371)65942100

主办单位: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版权所有: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办公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叉口
Email:123456xxzx@163.com 豫ICP备12026827号-2 郑公备:41010502000045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