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爱国卫生 > 专家论坛
河南省病媒生物控制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作者: 时间:2010-11-09 来源: 省爱卫办 字号:【

河南省病媒生物控制可持续

发展策略探讨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新民

【摘要】根据病媒生物控制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可持续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将对今后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公众身心健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及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使病媒生物密度长期控制在不足危害水平以下。

关键词】病媒生物控制;必要性与制约因素;控制策略

Discu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biological Vector control in Henan province

LI Xin-min

Henan center for disease provetion and control Zhengzhou 450016;

[Abstract] The essentiality, constraints factor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biological vector control were discussed. Positive reference and guide are provided for dealling with emergency public health incidents, ensuring public health and building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ing society. The density of vector should be controlled below the level that can not be hazard in a long-term.

[Key words] biological vector control; essentiality and constraints factors; control strategy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幸福已成为人们生活和精神追求的主要目标。近年来,由于病媒生

物种类及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日渐增多、控制任务越来越繁重,肩负病媒生物防制的各CDC就显得尤

为重要。搞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对正确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公众身心健康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探讨河南病媒生物控制策略,将对今后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缺少的指导意义。

1 病媒生物控制必要性

1.1 病媒生物防制是新时期爱国卫生重要内容

我国以“除四害,讲卫生,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50多年的实践,是全民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取得成效的纪实,从50年代“老鼠、苍蝇、蚊子、麻雀(后改为臭虫)”到70年代“老鼠、苍蝇、蚊子、蟑螂”和现代白蚁、螨虫等“除四害”内容变迁,从创建卫生城市“除四害达标”升级到“病媒生物防制”,无不体现出国家对病媒生物防制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思路,无不体现加强病媒生物防制,改善民生,科学发展理念。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病媒生物的种类和危害也随着全球性人流物流广泛而增加,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是病媒生物防制有效措施,规范、科学的控制病媒生物必将为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注入活力。

1.2 病媒生物控制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职责

病媒生物是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如蚊、蝇、蚤等,它既是传播媒介又是传染源,预防控制病媒生物是控制媒介传染病有效措施。《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明确规定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为疾病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分别从病媒生物种群密度与消长调查、侵害状况调查、病媒生物防制业务培训、疫源地和灾区病媒生物控制、及消毒杀虫健康相关产品效果监测等方面进行规范,成为病媒生物控制工作蓝本。

1.3 病媒生物控制是国际经济合作和国内经济交流迫切需求

一是当今全球生态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境恶化及交通与物流的便捷,为媒介生物繁殖、传播、扩散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是人类过分依赖化学杀虫剂,病媒生物对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加大了病媒生物控制的难度,一些原有的媒介生物性疾病再度暴发,新的媒介生物性疾病不断扩大如登革热、莱姆病,目前虫媒传染病几乎占所有人间传染病发病数的20%,每年死亡人数占传染病总数的3040%。我国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占法定报告传染病的近1/3,媒介生物性疾病死亡数占传染病死亡总数的530[1]。三是商贸洽谈、体育盛会等重大活动,病媒生物控制、病媒生物入侵的防御和管理、病媒生物性疾病风险评估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1.4 病媒生物控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众所周知,人们在与老鼠、苍蝇、蚊子、蟑螂、蜱、螨等病媒生物几千年的斗争过程中,尽管深恶痛绝,但仍没有赶尽杀绝,其根本原因是人与自然环境生物处在生态平衡中,病媒生物控制是以病媒生物孳生环境治理为根本,利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把病媒生物的种群、数量和对人类危害控制在不足危害居民健康程度,达到人与病媒生物、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之目的。截止2003720日,中国共报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7754人,死亡730[2]。从2003年我国非典的暴发流行到人间禽流感迁徙传播、从2006年山西省乙脑局部暴发到洞庭湖东方田鼠肆意横行,这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给社会物质、政治、经济文明造成的危害,足以说明科学控制有害(病媒)生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5 病媒生物控制是保护新农村人力资源,服务“三农”的惠民政策

新农村建设中,许多贫困户都是因病致贫的,尤其是农民发生一例肾病出血热就产生一个贫困户。近几年除了黑线姬鼠外,小家鼠、褐家鼠、黄胸鼠也成为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做好农村灭鼠防鼠可有效控制出血热病发生;世界粮农组织公布,全世界农业约20%损于鼠害,平均每只老鼠每年糟蹋18市斤粮食[3],为更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河南省爱卫会已把农村病媒生物控制纳入卫生城镇创建重要内容 [4],新农村的“五改”改厕、改水、改圈、改臭,新能源沼气的推广使用,从根本治理病媒生物孳生地。

2 制约河南病媒生物控制因素分析

2.1 病媒生物控制法规滞后,缺乏市场游戏规则

目前,河南病媒生物控制主要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13条、《食品卫生法》第8条、《河南省爱国卫生条例》第18条、全爱卫发[1997]5号文件制定的《灭鼠、灭蝇、灭蚊、灭蟑标准》和考核鉴定办法。其共同点是把病媒生物控制作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食品经营单位共同职责予以规范,但仍存在着非具体操作性,主要表现在:一是职责定位明确,监督检查空缺,二是控制病媒生物种类范围局限,三是国家规定标准主观内容多,客观操作难度大,没有具体规定行业部门病媒生物控制消杀规范和标准,庆幸的是国家正在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已把苍蝇、老鼠、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控制作为重要内容,加以管理,为病媒生物控制走向法制化轨道奠定基础[5]

2.2 病媒生物控制经费匮乏,缺乏系统运作机制

病媒生物控制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它是在原来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涉及部门多(病媒生物生存范围广)、控制难度大(病媒生物处在动态消长过程中)特点,无专项经费保证是难以实现病媒生物与人类和谐相处。我省仅在病媒生物监测方面每种病媒生物监测经费只有2000元,八个监测点共投入6.5万元,市县两级几乎没有病媒生物控制专项经费,成为我省病媒生物控制可持续发展的颈瓶,省辖18地市,有8个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点开展监测和有害生物控制工作,占44.4%,未全面建立我省病媒生物控制长效机制,直接影响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可靠性、常见病媒生物控制连续性和病媒生物控制人员的稳定性。

2.3 病媒生物控制人员稀缺,知识更新周期较长

病媒生物控制与其他行业一样,人才是不可稀缺的生力军,据统计:全省各CDC消杀科约有病媒生物控制人员(包括兼职人员)208人,专业从事病媒生物控制15人,占7.21%,高级职称3人,占1.44%,中级职称21人,占10.1%85%都是兼职或者是初级以下职称[6],主要原因;一是卫生体制改革使监督、疾控职能分开,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失衡,二是各地消杀科同时承担医院消毒监测和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利益驱动使单项工作失重,三是06年前卫生职称未专设病媒生物控制专业,使病媒生物控制专业报考失真。另外现有专业人员病媒生物控制知识老化,缺乏新发病媒生物、有害生物管理、PCO等相关知识系统培训,连续18届的全省消杀技术研讨会2005年后停止召开,使基层病媒生物控制和消杀工作失去培训平台,培训周期较长。

2.4病媒生物控制方法单一,重治标轻治本

在病媒生物控制工作中,化学防治是人们经常首用的方法,其主要是能在短期内把密度降下来,解决现实问题。生态防治是消除有利于病媒生物生存的一切条件让其无法生存,其缺点是不能在短期时间内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被人们所遗忘。致使人们在工作中重治标轻治本,达不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和综合防治之目的。

2.5病媒生物控制储备落后,彰显突发应急无力

基层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应急储备落后表现为:一是全省没有统一的消杀与病媒生物控制储备规范标准和经费,突发事件的偶发性使消杀物资储备无据可依;二是储备的消杀器械落后,数量、规模不适应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需求;三是病媒生物控制储备药械使用知识缺乏,造成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盲目性和药械浪费,污染环境。我省豫南地区因雨水过大,所造成洪涝灾害应急消杀、卢氏县百年不遇的洪灾应急消杀、陕县煤矿矿难事件的应急消杀都是在省CDC的援助下进行,体现基层处理突发性事件应急无力。

2.6 病媒生物控制市场看好,缺乏科学规范引导

病媒生物控制或PCO之所以是一项朝阳事业,一方面得益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保健康意识增强,另一方面新的病媒生物在陆续发现,原有的病媒生物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对人民健康构成危害,第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臻完善,病媒生物控制法规的健全,专业化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有害生物防治(PCO)现状为:市场需求增加,专业队伍匮乏,企业竞争无序,行业管理无章,缺乏科学引导。

3 病媒生物控制可持续性策略探讨

3.1 健全地方法规,明确行业标准,建立病媒生物控制长效机制,促进PCO市场化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河南省爱国卫生条理》等法规,学习北京、上海有害生物控制经验,发挥“河南省鼠害和卫生虫害防制协会”优势,领跑病媒生物控制业发展,起草制订《河南省病媒生物控制管理办法》,重点增加促进PCO队伍建设条款如:资质认定、人员培训、服务质量控制与评估等;从控制设施、消杀频次等方面制订各行业病媒生物控制工作规范;各级卫生相关部门(如CDC、监督部门机构)设置和职责、经费配置,科学构建我省病媒生物控制网络,保障公众身心健康。

3.2 争取政策倾斜,引进项目资金,增加病媒生物控制科研投入,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病媒生物控制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一是各级疾控部门要大力宣传病媒生物控制政策,开发领导层,利用年度预算和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有利时机,争取防制科研经费,加强病媒生物控制硬件软件建设,二是借鉴疾病控制项目贷款模式或以奖代拨使用经费模式,三是疾控部门要主动承担起病媒生物控制的光荣职责,不怕苦不怕脏,克服困难,开展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和影响病媒生物因素、控制策略研究,选题立项,以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让政府买单,提高病媒生物控制行业管理水平。

3.3 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技能培训,健全基层病媒生物控制网络,强化公众防制意识

一方面广泛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开展病媒生物控制的健康教育和促进,尤其是农村、社区病媒生物控制知识的宣传普及,把“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推向深入;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病媒生物控制专业队伍建设和专业人员技能培训,依托“河南省消杀技术研讨会”平台,广泛交流,重点培训,营造河南省病媒生物控制文化氛围。

3.4依托卫生创建,加强督导考核,完善规范病媒生物控制设施,综合治理孳生环境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创建卫生城市将成为改善投资环境、发展经济的民心工程,以全国农村爱国卫生工作会议为契机,综合治理环境卫生、抓好垃圾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根据国家主要病媒生物控制标准(蚊蝇鼠蟑螂),定期考核监督,以病媒生物控制设施建设检查为核心如垃圾储存箱、防鼠毒饵盒、蟑螂屋、防蚊蝇门纱、帘等,设施数量要和行业生产规模相适应,设施的设置要科学合理,达到防害灭害之目的,从根本上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将病媒生物密度长期控制在不足危害水平以下。

3.5 规范应急储备,定期开展演练,适应新发病媒生物控制需求,提高消杀应急能力

无论是传染病暴发、食物中毒还是灾区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消杀工作以其务实性和速效性被领导阶层重视,总是冲锋在先,因此疾控部门应重视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消杀)工作,科学规范做好消杀应急储备,要不惜重金加大消杀药物、器械投入,加强消杀队伍建设,定期开展病媒生物控制演练,牢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以娴熟的消杀技能适应新时期病媒生物控制需求,全面提高病媒生物控制水平和突发应急能力,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健康报 媒介生物性疾病危害加大 2006.04.24 1编辑:吴晨光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控制培训教材 ,第一版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3.8 20-21

[3] 陈瑞军 爱国卫生理论与实践 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2.3.28 181

[4]《河南省爱卫会关于印发河南爱国卫生创建工作十一。五规划的通知》(豫爱卫[2006]2号);《河南省爱卫会办公室关于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通知》(豫爱卫办[2007]9号)

[5]《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河南省爱国卫生条理》

[6] 李新民等 河南省PCO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8192):160162


主办单位: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版权所有: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办公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叉口
Email:123456xxzx@163.com 豫ICP备12026827号-2 郑公备:41010502000045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