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读
【工作动态】
1.省爱卫会向国家爱卫会推荐6个国家卫生县城(乡镇)
2.省爱卫办进一步加强农村改厕项目督导考核工作
3.省疾控中心举办2011年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培训班
【经验交流】
4.洛阳市积极推进2011年农村改厕项目工作
5.许昌市组织开展世界无烟日集中宣传活动
6.南阳市召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新闻发布会
7.宝丰县举办健康教育暨农村改厕知识讲座
8.减量化处理 循环式利用
——沁阳市山王庄镇万北村垃圾减量化处理的做法和经验
【工作动态】
省爱卫会向国家爱卫会推荐6个国家卫生县城(乡镇)
根据郑州市、洛阳市、漯河市爱卫会申请,省爱卫办抽调专家组成评审组,采取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方式,于2011年4月份对各地申报的9个县城(乡镇)进行了第一轮评审和技术指导。根据评审组意见,孟津县、登封市宣化镇、新密市超化镇、中牟县白沙镇、新安县仓头镇、漯河市源汇区干河陈乡共6个城镇通过或基本通过评审,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其余3个乡镇因存在问题较多未通过评审,建议条件成熟后重新申报。2011年6月份,省爱卫办再次抽调专家组成评审组,采取暗访的方式对孟津县、登封市宣化镇等6个城镇进行了第二轮评审,并对第一轮暗访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
专家组认为,孟津县、登封市宣化镇等6个城镇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创建工作,在荣获省级卫生城镇称号后,自加压力,拔高坐标,不断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镇,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改善,城镇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标准》。省爱卫会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按照《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标准及其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于今年6月底前正式向全国爱卫会申报。下半年,全国爱卫办将组织暗访组,对孟津县等6个新申报的城镇进行暗访;同时,对2007年命名的国家卫生城市、县城、乡镇进行复审。
省爱卫办进一步加强农村改厕项目督导考核工作
近日,省爱卫办印发了《河南省农村改厕项目考核验收工作方案》,针对农村改厕项目2010年考核验收及2011年督导检查工作下发了通知。
通知要求,农村改厕项目考核、督导工作由县、市、省三级逐级进行。县级先自查,逐村逐户点数验收,登记造册;市级逐乡进行验收,随机抽取考核任务量不少于总任务的30%,7月15日前将考核结果和总结报省爱卫办;省级将依据改厕任务分配情况确定随机抽取项目县(市、区)数,从项目县抽取3个项目乡镇,每个乡镇抽取2个项目村,每个村随机抽取不少于30户改厕户进行核查。要求各项目村积极宣传农村改厕政策、意义和目的,将改厕任务完成情况张贴在项目村显著位置,接受群众的监督。对考核督导中发现假冒、虚报改厕户等情况的,将通报至当地党委、政府,并建议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省疾控中心举办2011年
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培训班
2011年6月16 -18日,省疾控中心举办了2011年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培训班,各省辖市和项目县疾控中心负责人、环境卫生管理及检验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主要就农村环境卫生项目执行要求、有关规定以及监测技术方案、数据库录入软件使用方法进行了讲解,针对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2011年6月份逐级进行技术培训;7-8月份集中开展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省疾控中心进行督导检查;省辖市疾控中心组织各县级疾控中心按照统一录入软件对监测信息进行录入、汇总,审核监测数据,完成本辖区监测技术报告,9月30日前将审核后数据、技术报告报省爱卫办和省疾控中心。
【经验交流】
洛阳市积极推进2011年农村改厕项目工作
2011年,洛阳市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农村改厕项目列为市政府惠民实事之一,纳入市委、市政府两办的督查范围。为加快农村改厕项目进度,按照市政府与各项目县区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5月19日上午,市政府谭建忠副市长召集8个项目县市区的主管县市区长和爱卫办主任,召开了2011年农村改厕项目推进会。8个城区爱卫办主任、市疾控中心主管领导和牵头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谭建忠副市长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农村改厕项目任务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二是承诺的配套资金必须落实到位;三是做好技术培训,保证新建厕所的质量;四是在开展改厕工作时要考虑整村推进;五是对工作不力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8个项目县市区主管领导汇报了农村改厕项目工作开展情况及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许昌市组织开展世界无烟日集中宣传活动
5月31日,许昌市爱卫会组织魏都区、经济开发区、东城区、许昌县、市爱卫会各委员单位、市区16个办事处(乡、管委会)、市区医疗卫生机构等60余家单位,集中开展了以“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在建设路活动现场,三区一县及各单位利用版面、条幅、发放宣传资料、设立义诊台、咨询台等形式,宣传吸烟的危害和控烟的方法和措施,展出的版面吸引了众多过往群众驻足观看。据统计,本次宣传活动共出动宣传人员160余人,设立义诊台、咨询台42个,悬挂标语横幅60条,展出宣传版面150块,印发资料5000余份,受教育群众6000余人。许昌电视台、日报社等新闻媒体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禹州、长葛、襄城、鄢陵等市县按照统一部署,也相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南阳市召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新闻发布会
近日,南阳市召开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市长、市创卫指挥部指挥长李建豫出席会议。中心城区主管领导、创卫办主任,各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城区15个街道办事处主任,市创卫指挥部各督导组组长、副组长,市爱卫办全体成员及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播放了中心城区创卫后进单位脏乱差情况的现场录像,通报了创卫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及下一步创卫工作重点任务。宣读了关于表彰命名首批健康社区、单位、医院、学校的决定和中心城区创卫工作情况综合通报。授予4个单位“创卫先进单位”流动红旗,有2个单位被评为“创卫后进单位”并下发黑旗;通报表扬了5个单位,2个单位被通报批评。4家创卫落后单位负责同志在会上做了表态发言,表示会后要迅速进行整改,确保短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并接受市创卫指挥部、新闻媒体和广大市民的监督。
宝丰县举办健康教育暨农村改厕知识讲座
5月18日,宝丰县爱卫办在改厕项目村赵庄乡周营村举办了健康教育暨农村改厕知识讲座,四百余名村民参加了活动。
县爱卫办专业人员就农村改水改厕的目的意义、优惠政策,卫生厕所在使用中的管理办法、设施维护,蚊、蝇、鼠的危害和防治办法进行了讲解。县防疫站疾控科人员讲解了手足口病及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办法等;县中医院医生讲解了心脑血管类疾病及一些老年病的症状和预防治疗知识,并接受村民咨询。讲座结束后,有关人员到农户家中查看改水改厕情况,分发健康资料和改厕配套用品,对改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讲解。
减量化处理 循环式利用
——沁阳市山王庄镇万北村垃圾减量化处理的做法和经验
万北村是沁阳市山王庄镇一个有1100口人的中等村落。多年来,万北村积极探索“居户分类收集、专人分类清运、村级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全村基本实现了垃圾减量、循环利用的目标,村容村貌和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现将该村垃圾处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简要介绍如下,希望能为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提供借鉴。
一、分类收集
一是简易分类。万北村人均日产垃圾1.27公斤,年总产量500余吨,其中废煤球约占垃圾总量的68.5%,其它生活垃圾约占29%,建筑垃圾约占2.5%。每个农户对每天的生活垃圾进行简易分类,废煤球归为一类,其它杂物归为一类。
二是配齐容器。每户都备有两个垃圾桶,分别盛放经过自己简易分类的两类垃圾。万北村民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文明不文明,看看门前垃圾桶”。
三是定时投放。实行定时收集清运垃圾制度,居民逢单号将废煤球桶放置门前,逢双号将杂物桶放置门前,每天在上午八时前放置完毕。
二、分类清运。
一是专人保洁清运。万北村成立了4人组成的环卫队(每人月工资500元,由村委支付),对村内六纵六横共12条大街的保洁实行分片包干,每天七时前清扫完毕。六个住宅小区内的道路由住户自己清扫(每个农户分有责任路段),清扫的垃圾放置到自家垃圾桶内。环卫队清扫的垃圾(主要是树叶)由环卫队负责清运到垃圾分类堆放场。
二是专人分类清运。农户生活垃圾由2人负责清运(每人月工资550元,从村内每户每月收取的3元卫生费中支取),逢单号清运废煤球,逢双号清运其它杂物,每天上午9时前清运完毕。
三是农户自己清运。农户装修后或日常修建产生的建筑垃圾由农户自己清运到村垃圾分类堆放场。四是专人负责监督。万北村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及处罚标准》等多项村规民约,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村两委坚持对保洁队伍和农户的卫生责任区定期检查打分,及时公布,村民监督评议。
三、分类处理
万北村的垃圾堆放场始建于1997年,位于村东南200米,占地758平方米,东、西、南三面用砖垒砌围墙。该村坚持抓好垃圾堆放场的日常管理,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分类堆放。对清运进场的垃圾,常年坚持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废煤球四类堆放,并定期由村委出动铲车进行逐类加高。
二是坚持每天分拣。垃圾清运人员对清运进场的生活垃圾坚持每天进行分拣,将可回收出售的废品分拣出来,每月有100-200元的收入。
三是坚持循环利用。对于堆放的垃圾,除废品回收外,从两个渠道进行循环利用:废煤球和生活垃圾分类堆放一定时间后,风化或腐烂发酵,成为有机肥,既减少了堆放场的垃圾量,又增加了土壤肥力;建筑垃圾主要用于铺路或填沟。
近年来,该村积极宣传,提倡群众用液化气和电磁炉做饭,进一步实现垃圾减量。村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户厕所全部为室内水冲式,在室外修建化粪池,通过三级沉淀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