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读
【工作动态】
1、全省7月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农村改厕项目进度通报
【整洁行动专题】
2、全省上半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取得明显进展
3、信阳市召开农村改厕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现场会
4、洛阳市突出工作重点积极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5、荥阳市对全市行政村环境卫生实行分类管理
6、睢县开展全县卫生集中整治义务劳动
【工作动态】
全省7月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农村改厕项目进度通报
(截至7月25日)
序号 | 省辖市 | 任务量(户) | 完成任务量(户) | 完成率(%) |
1 | 郑州市 | 18490 | 14729 | 79.7 |
2 | 平顶山 | 14730 | 10451 | 71.0 |
3 | 漯河市 | 19700 | 13490 | 68.5 |
4 | 南阳市 | 28270 | 15777 | 55.8 |
5 | 濮阳市 | 14540 | 7780 | 53.5 |
6 | 信阳市 | 27050 | 14096 | 52.1 |
7 | 安阳市 | 5890 | 2546 | 43.2 |
8 | 三门峡 | 7700 | 3245 | 42.1 |
9 | 新乡市 | 13060 | 5466 | 41.9 |
10 | 鹤壁市 | 8880 | 3471 | 39.1 |
11 | 许昌市 | 4680 | 1735 | 37.1 |
12 | 驻马店 | 7830 | 2816 | 36.0 |
13 | 洛阳市 | 10350 | 2940 | 28.4 |
14 | 开封市 | 12240 | 3344 | 27.3 |
15 | 周口市 | 21050 | 4900 | 23.3 |
16 | 焦作市 | 4540 | 758 | 16.7 |
17 | 商丘市 | 21000 | 2384 | 11.4 |
合 计 | 240000 | 109928 | 45.8 |
【整洁行动专题】
全省上半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取得明显进展
2011上半年,省爱卫会在省委、省政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全国爱卫会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政府组织、分级负责,部门协调、全民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以卫生创建为载体,狠抓农村改厕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积极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一、工作进展
(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全省各地以爱国卫生月为契机,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完善环卫设施,组织干部群众参加义务劳动,整治环境。在城区,以整治机关单位、居民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出入市口、公路、铁路沿线等部位的“脏、乱、差”现象为重点,营造整洁卫生的环境。在农村,以整治村容村貌、清理卫生死角、搞好庭院环境卫生和推进农村改厕为重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整治活动。各地在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过程中,涌现出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濮阳市对城区过境河道、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等8个重点、难点场所进行专项整治。许昌市组织机关、社区干部和小区居民,开展以清理乱贴乱画、积存垃圾、白色污染、乱扯乱挂为主的卫生治理活动。安阳市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开展“加强城市管理,打造靓丽安阳”活动,狠抓旧城区背街小巷治理和集贸市场超市化改造、经营,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落到实处。新乡市、许昌市不断完善数字化城管系统,通过群众投诉、信息员采集、领导带队巡视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跟踪问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焦作市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在全市农村推广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的做法和经验。辉县市推行生活垃圾收购制度,由政府出资公开招标,实行市场化运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农村改厕项目扎实推进。各地抢抓4月份农闲时机,不断加快农村改厕步伐,稳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平顶山市将农村改厕工作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工程,成立了以主管市长为组长的改厕项目领导小组,组建了技术队伍,健全责任体系。漯河市及时召开全市农村改厕项目启动暨培训会,对农村改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要求,严把质量关,加强健康教育、技术指导、监督检查以及资金使用和监管。
5月底,省爱卫办召开2011年农村改厕和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推进暨培训会,对推进项目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同时,围绕无害化卫生厕所建造技术规范、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等内容进行了集中培训,及时总结了各地的经验和做法。郑州市采取“整村推进、典型示范”的改厕工作策略,优先将项目安排到省、市级卫生村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并逐步向偏远村推进;信阳市将农村改厕工作与市直干部下派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活动相结合,收到了良好效果;南阳市各项目县与专业施工队签订承包合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推进改厕工作;平顶山市通过“奖惩结合”的方式,对率先完成改厕任务的项目县(市、区)奖励2万元,对进展缓慢、工作落后的县(市、区)罚款2万元,有力推动了农村改厕工作。
(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效开展。一是按照病媒生物孳生规律,及时、科学开展除“四害”活动。各地相继开展了春季集中灭鼠活动,在饭店、个体工商户、农贸市场等重点部位和单位,进行鼠药集中投放。结合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利用大众传媒,宣传鼠害防制知识,发动群众参与,采取多种措施群防群治。举办各类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培训班,讲授“四害”的生活习性、预防控制措施、用药技术、考核办法等内容,提高专兼职消杀人员的“四害”防制知识。同时,以清理病媒生物孳生地为主,采取化学消杀和环境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各级爱卫办先后举办培训班290余期,清理病媒生物孽生地6万余处。二是积极开展除四害先进城区创建活动。2011年以来,省爱卫办从省级爱国卫生工作专家库中抽取专家,对项城市、商水县、杞县、南乐县除四害工作进行了现场考核,命名“灭鼠先进城区”4个、“灭蟑先进城区”4个。
(四)卫生城镇创建工作不断规范。各级爱卫办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2011版)》、《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标准及其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河南省卫生城镇监督管理规范》等要求,紧扣时间节点,逐级考核,严格把关,积极开展国家、省级卫生城市(县城、乡镇)以及省级卫生村、卫生先进单位、卫生居民小区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国家卫生城市10个、国家卫生县城16个、国家卫生乡镇18个,分别居全国第5位、第2位、第5位,舞钢市、安阳市先后通过国家技术评估。此外,全省累计有省级卫生城市24个、省级卫生县城29个、省级卫生乡镇155个。
(五)健康教育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郑州市爱卫办制作了卫生知识宣传扑克牌、卫生纸杯,通过集中宣传活动向群众免费发放。新乡市爱卫办采购了一批控油壶等健康产品,并向市民免费发放。驻马店市开展了爱国卫生月宣传一条街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开展宣传活动1200多次,悬挂条幅2300多条,印发资料160多万份,制作展板9000多块,举办健康知识讲座800余场,制作黑板报、健康教育专栏1.6万余期,健康教育受益人口400余万人次,有效提高了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2011年是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集中行动年,在推进整洁行动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省爱卫办高度重视,不断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1月份,省爱卫办召开全省爱国卫生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了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暨爱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对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进行了重点部署,要求各地进一步贯彻《2010-2012年河南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认真落实考核评估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5月份,省爱卫办召开了2011年农村改厕和环境卫生监测项目培训暨推进会议,要求各地紧紧抓住3个重点(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治脏治乱、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抓出实效。各省辖市按照省政府、省爱卫会统一部署,印发了整洁行动实施方案,将整洁行动纳入政府年度目标和干部政绩考核,结合本底调查数据,逐项分解目标,制定了明确的实施计划,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建立了部门协调配合工作机制。郑州、洛阳、平顶山、濮阳、许昌、济源等10个市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实施方案。
(二)扩大宣传,营造氛围。2011年以来,省、市、县各级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省爱卫办在河南省爱国卫生网站、河南省爱国卫生工作简报开辟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专栏,及时宣传好的做法和经验。各级爱卫办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一是丰富载体,做好日常宣传。各地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等新闻媒体,宣传卫生防病知识。通过设置大型公益广告宣传版面,制作健康教育专栏,绘制墙体标语,以及印发宣传海报、小册子、折页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郑州市、漯河市爱卫办组织专业队伍举办健康知识讲座,重点围绕手足口病等春季常见传染病以及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开展健康教育“五进”活动(进医院、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二是抓住时机,开展集中宣传。借助世界卫生日、爱国卫生月等时机,组织爱卫会成员单位、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咨询台、义诊台、宣传版面等进行集中宣传。
(三)部门配合,齐抓共管。一是部门配合,加强协作。省环保、卫生、水利、农业、财政、发改、住建等部门按照《河南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确定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是整合项目,相互促进。5月份,省政府在洛阳市伊川县、栾川县召开农村环境卫生集中连片整治行动现场会,总结了农村卫生厕所改建、垃圾收集处理、污水处理等经验和做法。各市、县把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农村环境卫生集中连片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项目执行主体的作用和项目资金的联合作用,推动农村改厕、垃圾处理、村镇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四)强化督导,确保实效。一是省级推磨督导。省爱卫会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爱卫会《2010-2012年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督导考核评估办法》,建立了逐级督导检查、考核评估制度,制定了整洁行动检查评分表,实行千分目标考核制。2011年2月,省爱卫办下发了《2011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督导检查工作方案》,成立了以省爱卫办主任、省卫生厅副厅长黄玮为组长的督导检查领导小组;从全省18个省辖市抽调有经验的专家组成6个督导检查工作小组,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等方式,对36个县市区、72个乡镇进行了推磨式督导检查,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当地爱卫办和爱卫会成员单位,要求限期整改。二是市县逐级督导。省级督导工作结束以后,各市、县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采取“回头看”的方式,对所辖县、乡、村进行了逐级督导。
信阳市召开农村改厕
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现场会
近日,信阳市农村改厕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现场会议在商城县陈畈村召开。全市各县区爱卫办主任、各管理区、开发区卫生办主任参加了会议。会议对全市2010年爱卫生工作进行了回顾,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组织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陈畈村农村改厕和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现场,商城县爱卫办和陈畈村代表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会议要求,各县(区)、各管理区成立以爱卫办为主的工作组和以疾控中心为主的技术组,做好项目的管理,确保进度和质量;要明确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要倒排时间节点,确定项目乡、村、户完成时间表;要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保证厕所建造质量;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能够正确使用与管理卫生厕所;要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落实配套经费和督导、健康教育、技术培训等工作经费,严格按照资金使用有关规定,加强监管,专款专用;要加强改厕村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改善乡村环境卫生面貌。
洛阳市突出工作重点
积极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在城区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为重点。洛阳市建立健全了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责任体系,形成了逐级负责、分级管理、责任体系运转、曝光举报、奖惩五大工作机制;重新制定了《洛阳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责任体系网络手册(2011版)》,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具体责任人和联系方式,为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联系解决问题提供了保障,努力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每一平方米土地都有人负责”的工作要求;将群众反映较多、问题反复出现、影响市容市貌并引起领导关注的100个城乡地段列为重点治理监控点,明确每一个监控点监督部门和直接责任人,定期、不定期进行明查、暗访。
在农村以环境整治为重点。洛阳市将农村改厕项目工作列为市政府惠民实事之一,纳入市委、市政府两办的督查范围,凡工作不力的,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追究。全市143个乡镇、2996个村全部开展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除各类积存垃圾,平整道路、疏通沟渠,清理柴堆、粪堆、坑塘、河道,搞好庭院、村内外卫生,解决垃圾围院、围村问题。
荥阳市对全市行政村环境卫生实行分类管理
荥阳市将全市275个行政村按环境卫生达标标准分为四类,由各乡镇根据辖区内行政村卫生整治状况进行分类申报,市爱卫办和各乡镇主管负责人组成考核组,进行考核、分类。考核实行升降制度,每半年组织一次考核,每升一级,年终评比总分加5分,每降一级,年终评比总分扣10分。
近期,荥阳市爱卫办根据行政村分类结果组织人员对275个行政村进行了考核。共有7个二类村晋升为一类村,12个三类村晋升为二类村,1个四类村晋升为三类村,有3个三类村降为四类村。
睢县开展全县卫生集中整治义务劳动
8月13日,睢县以治脏为重点,开展了全县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义务劳动,明确6个方面工作内容:一是对县城公共场所、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部位进行彻底打扫,清除白色污染和“视觉污染”,不留卫生死角;二是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建立长效卫生管理机制,保证城区主、次干道全天候保洁;三是狠抓“门前三包”的落实,明确沿街门店的责任,重点抓好农贸市场、饮食摊点、沿街商户、流动菜贩的管理;四是治理城区“牛皮癣”,依法查抄乱贴小广告的黑窝点,减少乱贴、乱写、乱画现象;五是治理居民区、背街小巷的“脏、乱、差”问题;六是治理北湖景区、卫星湖景区环境卫生,加强规范管理,打造城区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