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读
【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专题】
1.我省从建章立制入手
积极推进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工作
2.示范带动,健康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3.突出重点,打造健康城市建设郑州模式
4.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专题】
我省从建章立制入手
积极推进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工作
2018年,河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健康中原2030”规划纲要》,结合卫生城镇创建和巩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等工作,从建章立制入手,在全省推进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指导试点城市、试点村镇从营造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文化,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出台《河南省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年)》。根据2017年河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精神,省爱卫办组织专家反复论证,并学习参考兄弟省市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在汇总各方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对《河南省建设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发展规划》和《河南省建设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实施方案》两个征求意见稿进行了重新调整,制订《河南省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年)》(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省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爱卫办意见和建议,于2018年9月以省爱卫会的名义正式印发。
《发展规划》明确了我省健康城市和健康乡村建设工作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提出了健康城市建设的七项主要任务和健康乡村建设的五项主要任务,对工作进度进行了设定,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划分了三个阶段,明确了时间节点,从五个方面强化组织措施,为今后三年我省开展健康城市和健康乡村建设工作确定了目标。
二是设立健康“细胞”工程建设标准。健康“细胞”工程建设是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的基础。为推进各地开展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工作,省爱卫会依据《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全爱卫发〔2016〕5号)要求,参考学习先进省市工作经验,研究制订了《河南省健康乡镇标准(试行)》《河南省健康村庄标准(试行)》《河南省健康单位标准(试行)》(豫爱卫〔2018〕1号),指导各地以健康乡镇、健康村庄、健康单位为重点,以整洁宜居的环境、便民优质的服务、和谐文明的文化为主要内容,从基层单位抓起,积极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通过健康“细胞”工程建设的开展,推动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
三是充分利用第30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开展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宣传工作。为做好第30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省爱卫办转发了全国爱卫办文件,要求各地按照“关注小环境 共享大健康”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专题现场活动,宣传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工作,开展春季病媒生物防控,整治城乡环境卫生。4月11日,由河南省爱卫会主办,洛阳市爱卫会承办的第30个爱国卫生月河南省集中宣传日主会场活动在洛阳市新区体育场隆重举行,现场有600余人参与活动,健康志愿者代表宣读了《健康志愿者倡议书》。河南日报、医药卫生报等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省爱卫办在河南省爱国卫生网站开设了爱国卫生月宣传专栏;在《河南省爱国卫生工作简报》刊发第29个爱国卫生月专题,及时宣传各地活动开展情况。
示范带动,健康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河南省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要求,突出补农村短板,制定了健康乡镇、健康村庄标准,要求各地积极开展健康乡村建设试点工作,通过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推动健康乡村建设取得实效。
濮阳市在健康乡村建设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以治理农村垃圾、污水为突破口,在全市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有效破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难题,为健康乡村建设奠定基础。2018年,市爱卫办先后投入资金10万元,建成38个健康村(社区、单位、学校、食堂)。南乐县中平邑村建造了南乐首个村级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可达到每天处理100吨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水质主要技术指标可达到1级A标准,乡村面貌从过去的“脏乱差”变成了现在的“净齐美”。南乐县郭庄村设置了健康知识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利用小广场设置了健康步道和体育器材。村内道路街道两边绿树成荫,街道巷道硬化覆盖率95%。积极推进农户旱厕改造和污水管道改造。村卫生室干净整洁,应急措施到位,全村98%的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对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进行登记管理,每年进行两次全面健康检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村民达到98%。濮阳县庆祖镇后郑寨村立足于芦苇坑塘等生态资源,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和2500米污水处理管网,日处理污水量24立方米;新建文体广场8000平方米,文化长廊100米,安装体育健身器材45套。
永城市突出抓好农村厕所革命、保洁革命、乡风革命、道路革命,为乡村振兴战略补短板、夯基础、强筋骨。2018年,21.35万农户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占需改厕农户数的95.32%,年底前实现全覆盖;市乡两级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推动全市29个乡镇全部建立保洁机制,实现了常态化、长效化;倡导婚事简办,举办“零彩礼”集体婚礼,推进“敬老尚俭”工程,倡树文明新风;在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计划用两年时间,全面实现“庄庄通”“户户通”。村卫生室全部实现规范化管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得到提升。
中牟县官渡镇从关停养殖场入手,开展“清洁行动”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分步治理,实现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秸杆回收利用、环境卫生保洁的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共投入1600余万元,为各村配备洒水车、分类收集车、垃圾分类桶等设施,3个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日处理垃圾7吨,已生产有机肥六百多吨。目前,有15个村已达到或基本达到城市小区的卫生管理水平,成功创建省、市级卫生村31个,积极争创市级“健康示范村”。雁鸣湖镇通过开展优秀卫生标兵户评比、贫困户户容貌积分化兑换政策,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全年共组织评选卫生标兵户8476户;辖区东村社区被评为郑州市健康社区创建试点。
长垣县赵堤镇成立了健康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建设“健康赵堤”工作规划,镇卫生院承担健康教育业务指导职责和宣传培训工作,实施了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举办各类健康讲座,开展家庭医生上门签约服务活动,每年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发放一本《防病知识手册》,每周至少下乡服务一天。推行网格化管理,实行班子成员包网格、网格长负责制,网格员包村、村干部包组的三级责任制。组建128名的专业保洁员队伍。累计筹资1000余万元,购买垃圾清运车辆、移动垃圾箱、环卫手推车、户外垃圾桶等配套设施,建成完善的垃圾收集、清运体系,达到日扫日清日运送。大力推动农村户厕改造工作,改善农户居住环境。2018年,赵堤镇申报创建了18个健康村。
兰考县投资20万为健康乡村打造自助健康检测点(健康小屋),为村民提供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等指标检测,对村民进行慢性病筛查和自我干预管理。兰阳街道城北社区建有完善的污水管网,居民无害化厕所达到100%;社区成立了腰鼓队、军鼓队、健身球队和日间照料中心,中心设有乒乓球健身、棋牌娱乐等适合老年人娱乐的项目,南郭庄村开展“清零行动”整治村内环境,建设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管网2000余米;公厕有专人管理,农户已改厕219户;建立文化活动中心和儿童之家。张庄村每周五晚在村内开办“幸福家园”大讲学,举办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并在村内显著位置设置典型人物宣传栏。
突出重点,打造健康城市建设郑州模式
郑州市是河南省唯一的全国健康城市试点城市。2017年以来,郑州市按照“6+X”模式,围绕“同参与共分享、健康城市“郑”前行”主题,以抓基础、强基层、有突破、求提升为目标,着力推进《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各项指标进展顺利。
一是强化运行机制,保证健康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的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促进委员会,下设6个专业委员会;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组织机构,出台了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工作方案,形成了政府主导、专业委员会组织、部门负责、项目推进的工作方式。把健康城市建设列入财政预算,郑州市市级列入预算1000多万。出台了《郑州市卫生城市管理办法》《郑州市健康城市建设评价指标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目标责任、考核评比办法。把健康城市工作列入卫生城市管理日常考评,并占重要分值;加强健康乡村督导考核,对省市级19个试点进行现场督导考核,并给于通过考核试点市、镇(乡)10万元奖补。
二是抓好顶层设计,夯实健康城市建设基础。申请专项资金,开展基线调查,查找短板。抽取15个县(市、区)3680人、收集有效问卷3734份,计算出郑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6.2%,15岁以上居民吸烟率19.3%。邀请复旦大学编制《郑州市健康城市建设三年规划》,并出台配套文件《郑州市健康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邀请郑州大学编制《“健康郑州2030”规划纲要》;出台《郑州市卫生城市管理办法》,把健康城市作为卫生城市升级版,纳入绩效考核。全市爱卫系统首次在浙江大学举办了爱国卫生系统培训班;组织6个县(市)在中牟县召开郑州市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工培训会,提升人员工作能力。
三是提升健康环境,深化新时期爱国卫生内涵。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深化健康环境为目标,积极探索新时期爱国卫生内涵。市政府出台“建立周末清洁城市制度”,组织全市开展每周“全城清洁”行动。采取日常督导检查、车轮式互查的方式进行督导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卫生城市长效管理红(黑)旗考核评比。制定了《郑州市城乡清洁行动财政扣款办法》《郑州市城乡清洁行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对日常督导检查中存在积存垃圾、保洁不到位、环卫设施不合格等问题的责任单位实行财政扣款,同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市政府分别印发了《郑州市卫生城市管理办法》《郑州市卫生城市管理工作考评细则》,将爱国卫生和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占郑州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综合绩效考核的一定分值。年度设“爱国卫生杯” 金银铜杯,各奖励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开展卫生城市管理工作“红(黑)旗”评比活动,评为“红旗”的单位奖励10万元;对创建成功命名的健康单位各奖补10万元,对通过复审及新创的国家卫生城镇等各奖补50万元、30万元;严格落实整改通知、督查通报、媒体曝光、挂牌督办、约谈主要负责人、问责等六项措施,保证了工作顺利开展。
四是推进特色建设,打造健康细胞工程建设郑州模式。组织修订了郑州市健康单位、健康社区、健康医院、健康企业、健康市场、健康学校等6个标准和《郑州市健康单位评审与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健康单位四级创建、提名制度、一票否决制度和奖补机制。组建郑州市健康“细胞”建设巡回演讲团,由已创建命名的健康示范单位和健康单位人员骨干组成,以“同参与共分享,健康城市建设‘郑’前行”为主题,深入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开展巡回演讲,全年演讲50场受众25000多人。对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实行定额制,今年定70个名额,优中选优,初步提名淘汰率达70%以上。按照推进特色建设总体要求,提炼总结健康乡镇、健康单位、健康村等细胞单位“一二三四郑州建设模式”,印发了《郑州市健康乡镇试点基本条件和评价指标》《郑州市健康单位基本评价指标》《郑州市健康村基本评价指标》,明确了富有郑州特色的健康细胞创建10个基本条件,同时也提出了3个达标步骤,保证了细胞建设规范性、可操作性。
五是落实健康理念,“健康入万策”取得新进展。在制定多项政策时充分考虑健康建设,为健康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如治理河道黑臭水体、倡导“绿色出行”、餐厨废弃物治理等。
六是注重协调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指标稳步提升。围绕《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以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为载体,全力保障食品安全;以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示范城市为引领,不断加大体育场馆建设力度,增加体育场地和设施的供给;以大气污染治理为抓手,强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健康养老产业试点进展顺利;健康服务稳步提升。
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在推进全国健康城市试点的同时,省爱卫办要求我省所有国家、省级卫生城市、县城积极开展健康城市建设省级试点,指导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全面铺开健康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工作。
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在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上,审时度势,顺应民意,提出创建全国健康城市的战略目标,成立了以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创建指挥部,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完善了目标管理、问题清单、责任追究、督查考核、人才培训等九大工作机制,连续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动员会、推进会,要求各县区加大创建力度,做到国家卫生县城全覆盖,并全面开展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创建活动,针对42项指标体系,结合实际,强力实施七项攻坚行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攻坚行动、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攻坚行动、创新健康管理模式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攻坚行动、改善健康生态环境质量攻坚行动、完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攻坚行动、构建健康社会攻坚行动。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时间初步达到七个人人享有:人人享有清洁的新鲜空气、干净的饮用水质、安全的药品食品、完善的健身设施、公平的社会保障、优质的医疗服务、健康的互助文化,到2020年实现全国健康城市创建目标。
洛阳市持续优化健康生活环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施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一乡(镇)一亮点、一村(社区)一项目的“四个一”精品带动工程,让科学健身走入百姓生活。成功举行2018年“健康中国行——科学健身”河南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邀请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走在前列的外省市方面的国家专家,举办建设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培训会。积极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出台《洛阳市健康细胞工程标准(试行)》文件,培育亮点单位116家, 首批共命名33家健康细胞单位。
安阳市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安阳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是我省出台的第一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对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健康城市起到积极作用。实施健康安阳促进行动计划,推动全民健康行动;实施医疗卫生体系能力提升行动和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市共创建各类健康支持性环境209家,市区晨晚练点基本达到社区全覆盖。
许昌市以健康养老、建设健康促进示范区为切入点,将健康促进项目纳入卫生城市、文明城市考核指标。把健康融入政府各项政策,把健康促进元素更多的融入政府惠民工程,把健康促进工作列入财政预算。市委、市政府将“加强养老服务供给,为老年人营造健康舒心美好的生活环境”列入十件民生实事;在全省首家建立了城镇“三无”老人供养制度。建立起集地面公交、水上公交、公共自行车、步行“四位一体”的绿色出行体系。
巩义市成立了“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促进委员会”,下设六个专业委员会, 2018年重点实施“八大提升”工程(市政设施提升、园林绿化提升、物业管理提升、单位卫生提升、社区管理提升、‘六小行业’管理提升、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中心镇卫生水平提升),开展“五乱”综合整治(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工地乱象),以及“五个一”健康活动(建设一批健康单位、建设完善一批健身设施、建设一条休闲健康长廊、建设一批无烟单位、赠送一批健康礼品)。
中牟县成立了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促进委员会领导小组,将健康城市建设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印发《中牟县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各乡(镇、街道)、各有关单位建立健全相应组织机构,全面推进健康细胞工程创建。通过“走出去考察、请进来指导”的方式,组织开展业务培训。2018年,中牟县命名4个健康乡镇、13个健康村、7个健康学校、4个健康单位、1个健康医院。
濮阳市范县以建设“健康范县”为主线,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利用市民公园、文体馆、好又多广场等多处大型电子屏滚动播放健康知识。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共建设健康单位 5 家、健康餐厅(食堂)11 家、健康学校 5 个、健康社区 175 个、健康主题公园 1 个、健康步道 2 条、健康一条街 1 个、健康小屋 2 个、设置健康自测点的医疗卫生机构 14 家。社区 15 分钟健身活动圈覆盖率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