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Health Commission of Henan Province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政协提案
对省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第1321051号提案的答复
作者:  时间:2024-08-14  来源:  字号:【

农工党河南省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提案”收悉,经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河南省是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和医圣张仲景故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中医药发展基础雄厚。我省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充分发挥我省中医药文化、资源等优势,全面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自2009年以来,我省支持南阳市和许昌市成功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经过十余年努力,南阳市、许昌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工作要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经验收合格后更名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2024年4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确定郑州、许昌、南阳、周口四市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一、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

  近年来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成效明显,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我省将“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纳入《河南省“十四五”公共卫生体系和全民健康规划》。持续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质升级:一是支持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2023年2月,启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工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建设方案经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同意后,报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复。2024年,国家医学中心等重点项目写进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1月4日,省发展改革委批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豫发改审批〔2024〕2号)。4月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报送了《关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方案要点》。二是积极推动项目建设。加快建设4个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12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1个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7个中医特色重点医院。截至目前,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3.1亿元,支持中医(肿瘤、骨伤、脑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项目建设,着力推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二、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是实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成58个省(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打造137个省重点中医专科、40个省级高水平专科。实现了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省辖市全覆盖,省级中医特色专科县域全覆盖,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科室全覆盖,乡乡有中医馆、村村有中医服务全覆盖。二是加强中医药基层人才培养。我省以基层卫生人才工程为抓手,录取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中医)776人;强化定向生履约管理,加强档案管理,全面梳理历年违约情况。2023年4月,省卫生健康委印发《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全面推进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在全省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推动中医药在基层的应用与发展,助力基层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203448人次,省级共培训师资23972人次。三是研究出台卫生系列中医药专业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发展特点的评价体系,深化中医药职称评聘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构建中医思维、临床能力和社会认可度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突出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中药饮片处方比、中医治疗疑难危重病患者数量等中医药特色指标,将中医药人才传承培养、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等纳入评审体系。四是推动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向包括中医医师在内的基层一线医务人员倾斜。扩大基层申报评审条件适用范围,将县(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主管或审批的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位于县(含县级市,不含区)域内的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层适用范围;突出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术的评价,申报基层副高级职称只需提交代表本人最高水平的临床病案、手术/操作视频、护理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应急处置情况报告等一项业绩条件;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站)以及村卫生室人员申报乡镇社区副高级职称的,对工作量不作要求,参评学历放宽至中专学历,任职年限提前1年,业务水平考试单独划分合格分数线;长期扎根在农村基层工作的执业医师,取得中级职称后继续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服务,连续聘任满10年的,可通过职称“绿色通道”申报乡镇社区副主任医师,其中申报全科医学专业的,可免予高级职称业务考试。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累计工作25年的执业医师,符合申报条件的,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通过职称“绿色通道”申报乡镇社区副主任医师。

  三、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河南省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总体部署,积极推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一是印发《河南省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医特色疗法智能化设备研发。将“重点开展咳嗽智能监测设备、智能康复机器人、体外反搏传感穴位刺激设备、中药饮片智能调剂与智能煎药设备等技术装备研发。”作为重点任务积极推动。二是出台了《河南省卫生健康行业数字化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河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链培育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实施智慧医院建设行动,深化导诊机器人、语音病历录入、智能问诊、数字化影像分析、手术机器人等产品在医疗机构的普及应用,提升医疗健康智能化水平。三是重点实施了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建设了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完善了河南省中医药综合统计系统等,提高了我省中医药信息化基础管理水平。深入推进数字便民惠民服务,探索互联网中医院、智慧中药房等远程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公立中医医院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以业务应用为核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完善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体系

  一是提升中医应急处置能力。中医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列入《河南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通过中医医院“双核心指标”等日常管理,推进中医医院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康复、老年病、治未病等科室设置,促进完善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目前,三级中医医院全部设置康复科、治未病科,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全部设置发热门诊,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不断提升。加强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总结疫情实战经验,强化应急演练,开展应急培训和跨区域演练,综合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二是加强中医医院急诊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加强中医医院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建设。要求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设置急诊科,并纳入当地急救体系统一管理。督促中医医院完善重症医学科设施设备、合理配备医务人员,强化重症救治能力建设。

  五、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

  一是推进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遴选45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推荐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项目单位完成申报书填报。今年5月1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和培育单位名单,儿科、肺病科、骨伤科等53个专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项目。二是强化循证医学建设。依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河南省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依托国家中医药局“中医药循证能力提升”项目,开展相关专业循证医学研究。2024年2月,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科学院定位于“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医教研产学一体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开放型服务平台。在省中医药科学院实施方案中,计划设置循证医学中心,开展循证医学支持和服务,为临床疗效评价提供证据支持。目前已成立理事会,完成领导班子组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六、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和康复干预中的主导作用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提供安全、方便、有效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如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中医药健康指导,包括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不同月龄儿童的穴位按摩方法等,并通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及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普及中医基本知识和养生保健技术,增加群众的健康意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技能。2023年度,全省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了79.67%和86.41%。

  七、高标准打造“豫产”药材示范基地

  近年来我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规模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列,标准化种植水平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全省已构建形成了以伏牛山区、大别山区、太行山区、怀药产区和黄淮海平原产区5大优势道地产区为框架的生产格局。一是加强政策规划引领。2022年5月,出台《河南省“十四五”经济作物发展规划》,同年12月,印发《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两个文件以大产业、大健康思维,围绕推进河南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构划,为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明确了目标方向。2023年,公布了《河南省道地药材目录(第一批)》,为我省道地中药材规范化发展做出了规划引领。二是推进绿色规范化基地建设。按照绿色发展要求,制定完善道地药材标准框架,加强中药材种植标准制定和推广,认定一批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引领带动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升。目前,制定中药材种植省级标准52个,认定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154个,其中省级规范化生产基地50个,鉴定中药材新品种146个。力争2024年新增5个生产技术标准,再打造20个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省级规范化生产基地。三是加强豫产道地药材品牌培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展会、发展论坛等,全面开展豫产道地药材宣传推介。积极支持开展道地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申报,支持开展道地药材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鼓励申报大宗道地药材和特色药材中国名牌农产品,鼓励龙头企业申报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许可证。目前,洛阳丹参、卢氏连翘、封丘金银花、温县铁棍山药等36个道地药材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怀山堂铁棍山药、云台冰菊等76个道地药材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八、促进中药饮片与中成药质量提升

  一是构建中药产业优质产品标准体系。坚持以最严谨的标准服务保障中药产业发展,围绕构建我省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标准体系,完成《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和《河南省中药材标准》修订工作。共收载348个中药饮片标准、15个炮制辅料标准和138个中药材品种注重传承与发展,立足产业发展实际,突出地方炮制特色,提升质量控制水平,以优质产品标准体系助力我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趁鲜切制加工政策,从源头提升我省中药材质量。印发《河南省规范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指导意见(试行)》,优选我省大宗道地药材,发布两批趁鲜切制加工目录。解决因“二次浸润”造成中药材成分流失和质量损耗,促进我省中药材优势大品种发展,加强中药材源头管理,为中药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推动中药材精深加工。发挥好食药同源产业联盟和中原食品实验室等研发机构作用,大力推进中药材精深加工,支持发展药食同源功能食品、天然营养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支持发展中兽药、中药饲料添加剂,支持发展药妆产品,推动中药材加工从“药”字号、“食”字号向“健”字号、“妆”字号拓展升级。

  九、强化中药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我局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在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及时出台了《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体措施的通知》、《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促进我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的通知》、《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促进我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统筹结合我省中药产业发展和监管工作实际,坚持传承和创新相结合,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持续深化中药质量监管,精准服务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条件。二是强化行业监管。着力提升企业质量安全意识,组织开展药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和关键岗位人员的警示教育和法规培训,以案说法,提升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法律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进一步夯实企业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严重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为诚信守法生产经营的企业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

  十、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一是打造以张仲景文化为核心,涵盖洛阳正骨文化、怀药文化等富有历史底蕴和地域特征的中医药文化体系。对河南历代名医、流派的学术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出版《中医药文化寻源—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考察记》,立项243项省中医药文化与管理研究项目。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目前,我省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有87项,其中,洛阳正骨、焦作四大怀药加工与炮制等6项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二是建成南阳医圣祠、中华医圣苑、河南中医药大学、大宋中医药博物馆、邓州市中医院张仲景展览馆等5家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5家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9家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单位。2家单位列入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认定5家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6家示范基地,命名26个河南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组织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建设工作,在县级中医医院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建设380个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鼓励建设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平顶山市卫东区中医药文化特色主题公园、三门峡市武强中医骨健康主题公园等一批文化设施陆续建成并成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新阵地。三是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以将中医药列入校本课程、设立中医药科普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校园中医药展区、中医文化长廊、开展中医药文化讲座、推广中医药养生保健操、组织中医药体验活动、组建中医药兴趣小组和社团等为主要内容,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目前,全省共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1300场,受益学生95万余名,对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提升青少年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一、推动中医药对外合作交流

  一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在海外开办仲景学院,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建设海外中医中心。投资170余万元,委托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等承建的中国中医中心于2015年7月在埃塞俄比亚提路内斯-北京医院挂牌开诊,目前已发展成为非洲技术力量最强、设备规模最大的中医中心之一。完成了中国-马来西亚仲景中医药中心的验收,选派优秀中医师赴中心开展工作。委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厄立特里亚建立中国中医中心,计划今年年底前挂牌运营。二是指导南阳张仲景博物院成功申建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支持南阳建立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部门协同推进工作机制,深入挖掘“张仲景”中医文化品牌,依托中医药服务基地平台,促进张仲景中医药文化国际宣传和普及,办好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和仲景论坛,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十六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十届仲景论坛,其中第十六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于2024年2月27日举行,当天共有58个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364.41亿元,取得圆满成效。三是支持禹州举办药交会,2023年9月21日至24日,第十三届禹州中医药交易会在禹州市召开,汇聚名家、名医、名企,致力于擦亮“华夏药都、药香禹州”金字招牌,期间开展产业推介暨项目签约会,进行了校地共建、院企合作、企企合作、院院合作和项目签约,共签约医药健康产业项目31个,签约资金总额41.94亿元。其中禹州市共签约医药健康产业项目21个,签约资金总额25.94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研究,积极吸纳贵委的建议,我们将立足河南资源优势,持续落实《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贯彻全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会议精神。一是积极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项目建设。二是开展中医药人培养培训,加快推动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引导相关技工院校开设中医药相关专业,支持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等技工院校设立分校,扩大中医药人才招生规模,促进相关领域人才培养。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调研,按照分类评价的要求,单独制定卫生系列中医专业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实行单独评审,加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三是持续做好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积极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在家庭医生团队技能培训和基层卫生人员在线培训课程设置中,将中医治未病、中医康复适宜技术纳入培训内容,大力推广中医治病养生理念,提高基本公卫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积极围绕“四大怀药”、山茱萸、杜仲、丹参、连翘、柴胡、龟甲胶、鹿角胶、艾草、金银花等道地大宗中药材,以中药资源保护为基础,中药材生产建设为主线,鼓励并支持实施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优质中药材生产、中药材技术、组织创新、构建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中药材生产服务体系、构建中药材现代流通保障体系等七项工程开展工作,加快推进中成药及重要保健品、功能食品、药用化妆品等产品生产,发挥中药材的食疗食养在大健康产业的价值,为我省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在南阳、焦作、新乡、信阳、禹州等地适宜产区,开展道地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和原生态、规模化种子种苗(种源)繁育,支持建设一批道地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培育一批道地药材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生产基地,打造一批道地药材知名区域品牌。五是支持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河南)基地建设,提高豫产中成药大品种和中药饮片的原料供应保障能力。依托南阳、信阳、禹州、汤阴等地特色中药材资源和中药产业基础,支持中成药和特色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等优势向高端化产业化发展。六是实施中药产业提质行动,提高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制药设备、药品生产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增强信息上传下控和网通互联功能。推进药品制剂生产过程智能化,支持符合医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打造“互联网+中药产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的平台经济模式,推进中药产业数字化转型。七是持续推进河南省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标准修订工作,不断优化中药标准体系。制定《河南省中药饮片品种遴选程序》,探索建立《河南省新型饮片质量研究及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推动建立河南省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标准动态管理机制,提升我省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标准建设水平。鼓励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挖掘传统炮制方法炮制饮片品种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研究,支持有研究基础的优势产品饮片标准在试点企业试行。积极挖掘、重点扶持有实力、有潜力的创新型中药企业发展壮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豫药”品牌。八是加强中药质量监管,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守住安全底线,提升质量水平,促进产业发展”的监管思路,督促中药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规范生产行为,开展中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持续提升中药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水平。积极开展针对性抽检,强化抽检结果风险研判,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品不良反应聚集性事件预警处置,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不断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靶向性,以智慧监管促进我省中药产业健康发展。九是着力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支持南阳市办好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和仲景论坛、支持许昌市办好药王孙思邈医药文化节和禹州药交会等各项中医药推广活动,搭建对外交流平台,扩大河南中医药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多措并举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推动我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谢贵委长期以来对我省中医药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以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叉口   Email:123456xxzx@163.com  
豫ICP备2022020727号  郑公备:41010502000045  你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