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行业作风建设 > 政策法规 |
全面推进医德医风传承教育实施意见 |
作者:
时间:2025-07-28
来源:
字号:【大
中
小】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医药领域廉政建设的意见,全面落实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弘扬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传承医德医风医道,赓续优良传统,努力塑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持续打造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的政治生态,助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决定自2025年起,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全面推进医德医风传承教育。 一、丰富医德医风传承教育内涵 (一)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主线,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重要论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等,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确保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筑牢卫生健康行业精神内核。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挖掘人民卫生健康事业传承发展的红色基因,讲好新时代传承白求恩精神、红医精神等感人故事。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与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组织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光荣传统,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从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三)恪守名医大家医德医风医道。古今中外名医大家的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蕴藏着丰富的医德医风医道,是新时代开展行风建设的宝贵资源。把弘扬“大医精诚”传统医德医风,尊重生命与人性、维护医疗秩序与行为规范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南丁格尔誓言等融入医德医风教育,引导医务人员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 (四)塑造先进典型行业精神榜样。发挥“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劳动模范”“中国好人”“最美医生”“最美护士”“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和国医大师、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等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以老带新、育德传技。发掘宣传“凡人善举”优秀事迹,运用情景剧、脱口秀、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讲好医患携手共抗疾病的和谐故事,激发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领悟医学的神圣与纯洁,塑造“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群像。 二、打造医德医风传承教育阵地 (一)打造“医德医风教育主阵地”。发挥党组织在医德医风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将科室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党支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之一。每年制定教育计划,明确教育内容和形式,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行风教育学习。公立医疗机构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至少牵头开展一次行风教育活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院周会、科室晨会、业务培训等形式,组织党员、业务骨干、青年医务工作者等人员,开展学习研讨交流,组织安排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进行重点教育,常态化开展行风教育和谈心谈话。 (二)打造“医德医风教育传承基地”。充分用好院史馆、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医德医风好人墙(榜)、文化墙、宣传栏等载体,融合医学人文、职业精神与红色教育,打造集“历史展示、医德传承、实践教育”于一体的沉浸式“医德医风教育传承基地”。坚持以史为鉴,面向社会和医务人员定期开放院史馆,传承医者初心;坚持榜样引领,精准施策,分级分类开展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方位提升的培养模式,强化自身修养,校正事业和人生追求,让医德医风教育从“被动接受”逐步转化为“主动内化”。 (三)打造“医德医风教育传播平台”。整合传统媒体、新媒体和文化产品资源,充分利用医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辟专栏或固定栏目,探索用短视频、动漫等传播形式,结合优秀案例、典型故事等进行宣传。用事实说话、用典型引导、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形式,讲好薪火相传的感人故事、医患和谐的暖心故事,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人、鼓舞人、教育人。发挥精神文化产品成风化人、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引导支持创作弘扬崇高职业精神,展现大爱无疆、医者仁心优质卫生健康题材的广播影视、微视频、小说、诗歌、戏剧、漫画等作品,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式宣传,传播正能量,引领新风尚。 三、开展医德医风传承教育实践 (一)注重职业精神职业荣誉教育。组织开展入职宣誓、从业纪念、荣休纪念等活动,进一步完善行业服务规范,突出仪式感、庄重感、荣誉感,彰显职业道德规范内涵的主流价值。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国际护士节、中国医师节、院庆等重要节庆日为契机,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宣誓仪式、传灯授帽仪式、先进表彰、“医学与人生”讲座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医德医风传承教育活动,凸显职业价值,弘扬职业精神,塑造职业形象。 (二)强化医德医风教育“传帮带”。大力发扬“传帮带”优良传统,将医德医风教育深度融入党员发展和临床带教工作中,构建“党性+医德”“医术+医德”双轨培养模式,推动优秀党员引领新党员成长,导师指导医学生进步,名医助推新入职医生提升,大师助力青年骨干成材,让党性和素质同步接继,让专业和医德同步传承,使医德医风传承更有形、更可感、更有效,实现一代影响一代、一代接力一代。 (三)开展岗位学雷锋实践教育。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坚持把学雷锋活动同“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名医名家传帮带·强基层”“南丁格尔志愿活动”等系列志愿服务紧密结合,组织医务人员参加指令性医疗任务和社会公益性义诊、助残、支农、援疆、援外、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对口支援等;主动开展公众健康教育和科普活动;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见义勇为急救施救等实践活动,引导医务人员在服务群众、锻炼技能的实践中深化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荣誉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比武等实践活动,以良好素质彰显职业精神,以精湛技能展现职业风貌。 (四)统筹行风教育集中实践。各地各医疗机构要结合重要节庆日等节点,统筹开展行风教育系列集中实践活动,时间相对固定,内容有形有效,载体有新有感。要学习落实《河南省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60条(试行)》,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医患沟通分享、行风建设服务品牌交流、医德医风教育宣讲、行风及教育成果展示、典型案例剖析等系列活动;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多种渠道、多种形式,集中展示行风建设的工作成效,展现医德医风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风采,树立行业新风正气。 (五)加强职业道德诚信建设。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将信用体系建设引入行风建设全过程,细化诚信医疗服务举措,打造诚信门诊,推出“诚信就医”服务,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权益。树立科研诚信意识,将科研诚信教育纳入医学科研人员职业培训和教育体系中,营造严谨求实学风。倡导“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积极构建医商“亲清”合作关系,净化营商环境,树立行业清廉新风。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单位要强化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开展医德医风传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系统性和长期性,发挥行业学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结合医院文化建设、清廉医院建设等工作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台账,统筹安排,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二)强化统筹指导。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探索创新医德医风教育形式和长效机制建设。把医德医风教育纳入继续医学教育,融入职业培训全链条。统筹开设“医德医风学习教育”专栏,加强以法律法规、医德医风、医学伦理等为重点的培训,开展全员职业综合素质教育。 (三)确保全员参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实际,采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分级分类开展医德医风传承教育,将其融入招聘、培训、考核、晋升全过程。注重新职工和规培专培人员教育,扣好从医的“第一粒扣子”。 (四)注重宣传引导。各地各单位要及时总结医德医风传承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打造医德医风传承教育品牌,及时总结提升,宣传展示成效。省卫生健康委、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将加强调研督导,适时总结评估,凝练经验做法,通过公布医德医风建设优秀案例、典型交流发言、召开现场会等形式,予以全省推广。 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省直医疗机构要结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有关要求,精心组织,务实高效开展相关活动,每年12月10日前向省卫生健康委报送年度工作进展情况。 |
主办单位: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4500000023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叉口 豫ICP备2022020727号 郑公备:41010502000045 你是第 位访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