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政协提案 |
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230374号提案的答复 |
作者:
时间:2020-08-10
来源:
字号:【大
中
小】
|
民革河南省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推动院前急救知识普及提升我省公共急救能力”的提案收悉。经与省教育厅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相关工作情况 (一)加强公共急救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据悉,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国家行政学院等单位合作,开展群众性救护有关法律问题课题研究,探讨进行“高危行业工作人员须接受急救培训”“公共场所需配备急救设备”“救护免责”等相关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目前北京、上海、广州、郑州、长沙、杭州都出台了院前急救的地方条例,我委也根据国家整体工作部署,组织相关方面专家进行了座谈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4条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救人免责条款,极大地鼓励了善意救助伤病的高尚行为。目前我省相关专家也参与了相关法律问题的课题研究,待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指导性文件后,我省将及时借鉴兄弟省份先进经验,对我省院前急救法规体系建设进行完善。 (二)加强急救培训和急救知识普及。一是开展院前急救规范化培训。各地不断对急救站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并定期复训。同时,多次组织开展“全省急救中心急救技能大比武”等急救技能培训和急救演练,确保相关专业人员、管理人员熟练掌握专业技术规范,提升院前急救水平。二是开展CPR及AED使用等急救知识普及工作。我委配合省红十字会积极筹措资金在郑州、驻马店、安阳等15个省辖市开展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项目,在开封、濮阳、驻马店等地建成生命安全体验教室。联合有关部门,在交通运输、矿山、旅游、教育、消防等行业大力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发展救护志愿者队伍,积极推动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不断提高应急救护知识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率。编辑出版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阅读的应急救护系列读本,在大中小学生中开展自救互救等急救培训,将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和基础教育相关课程中,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三)大力开展中小学生院前急救知识教育。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了健康教育内容,其中包括安全应急与避险,如简单的骨折应急处理(固定、搬运)等。近年来,省教育厅联合省红十字会连续多年举办了青少年“博爱中原 文明河南”红十字知识与应急救护技能竞赛活动,带动了学校应急救护技能教育活动的开展。为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文件精神,结合《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中原行动的实施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中原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编制了《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方案明确要求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提升中小学生急救应急能力。 (四)努力完善我省急救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大力推进胸痛、卒中、创伤等中心建设,截至2019年底,我省已建立胸痛中心136个,卒中中心149个,创伤中心55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78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74个。2018年11月,我委印发了《关于印发河南省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及河南省救护车辆配置标准(试行)的通知》,对二、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设置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和救护车配置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委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大急救信息化建设力度,实现急救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信息共享,让急救关口前移,通过院内专家实时远程指导,实现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急救与相关部门信息数据的实施交互,打破信息孤岛,努力打造“上车即入院”急救服务新模式,不断提升急救服务效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二、下一步工作 贵委的提案对于完善我省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提升我省应急救治能力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吸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进落实院前急救“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快省内胸痛、卒中等五大中心建设,将我省AED配置和推广普及纳入我省整体院前急救进行体系建设。二是在全省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市、县(区)区域平台的建设中,指导地方做好医疗急救信息化建设工作,为完善医疗急救体系提供支撑。三是对各地涌现出来的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跟踪和政策研究,不断完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为广大人民群众筑牢医疗保障网。四是继续加强对医疗急救知识的宣传和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活动,发布急救知识,提高公众对常规急救知识的了解和社会急救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感谢贵委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以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帮助和指导。 2020年7月10日 |
主办单位: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4500000023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叉口 Email:wsjkwwz@163.com 豫ICP备2022020727号 郑公备:41010502000045 你是第 位访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