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Health Commission of Henan Province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政协提案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50999号提案的答复
作者:  时间:2022-06-22  来源:  字号:【

  “关于促进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提案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结合部门职责,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聚焦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和治理体系,依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将发展中医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推进,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推进中医药地方立法。经积极努力,2022年5月26日,《河南省中医药条例》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二是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河南省中医药条例》明确要求“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中医药发展的领导,完善机构设置,依法指导管理,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和综合协调机制,研究解决中医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委已向有关部门提交关于完善中医药管理机构设置的建议。三是加强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纳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支持许昌、南阳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充分发挥试验区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探索中医药工作新模式新路径。四是筹备召开河南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积极筹备河南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指示精神,统筹推动我省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聚焦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健康服务,加快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省建高地、补短板、扬优势,积极建立健全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为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一是积极推进优质中医医疗服务资源扩容。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目前该院已被确定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为申报国家中医医学中心的必要条件)。依托河南省中医院建设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医院、依托南阳市中医院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依托洛阳市中医院建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项目先后被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建设。支持市级中医院申报中央投资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目前我省共有7家医院入选项目储备库。二是实施河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康复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以来,累计争取中央资金9.9亿元,用于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全省103个县(市)共建成的179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中,有56个由中医院牵头。已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1764个,近期计划再建设491个,力争到年底基本实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加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康复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设备,推广应用中医康复方案和技术;印发《河南省二级中医康复医院基本标准(试行)》,进一步完善中医医院康复体系。三是建立中西医多学科诊疗和联合攻关机制。经积极争取,我省有3所医院列入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推荐名单。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疑难疾病(慢阻肺)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单位,经过临床实践,已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专家共识》。同时,围绕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和慢性病等进行中西医联合攻关,逐步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遴选形成优势病种目录,形成一批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或专家共识,全面提升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能力。

  三、关于聚焦解读原理和讲清疗效,加强中医药科研和创新

  近年来,我委大力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一是加强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目前已有9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三级科研实验室,6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实验室,2022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储备库。此外,我委还遴选40家河南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正在开展建设。二是持续实施中医药科研专项。我委于2013年设立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累计资助资金4000万元,立项2110项,包含中医药常见病、重大疾病、重点中药、康复器械、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等研究,鼓励开展对临床常用中药、新型制剂、优质饮片、配方颗粒等的研究,以及探索解决当前中药临床供应、使用、合理用药中存在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的研究。每年评选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奖,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四、关于聚焦增强人才支撑保障作用,建强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我委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提升中医药人才队伍水平。一是支持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配合省教育厅积极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汇报争取,支持张仲景国医大学复建,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明确表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推进此项工作。支持南阳市中医院作为张仲景国医大学临床教学医院并加强建设,积极推动南阳市中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合作共建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二是实施“仲景人才工程”。持续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仲景工程”,先后遴选培养2批中医药领军人才26人,拔尖人才111人,青苗人才指导老师311名,继承人933名。三是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十三五”以来,以基层卫生人才工程为抓手,录取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中医)539人,累计培训县乡级中医药卫生技术骨干3000人,培训中医全科转岗医生1750人,完成基层学历提升计划专升本500人,在职研究生100人,基层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834人。同时,充分发挥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作用,累计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100余项,年均培训基层医务人员3万余人次,基本实现基层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四是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联合省总工会举办河南省中医药岗位技能竞赛,每年特等奖获得者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树立一批中医药岗位技术标兵。联合省人社厅做好中医药人才表彰工作,2021年推出第四届国医大师1名,第二届全国名中医4名,表彰“河南省中医药杰出贡献奖”30人。连续三年在全省开展基层“十佳中医全科医生”“十佳全科医生团队”评选工作,累计表彰中医十佳全科医生及优秀工作者125人,十佳及优秀团队42个。五是加强师承教育。建设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3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全国和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共160个,充分发挥名老中医药专家的指导、引领作用。

  五、关于聚焦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推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省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一是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内涵研究。2018年以来,累计立项省中医药文化与管理研究项目171项,资助中医药文化著作出版84项。二是大力弘扬仲景品牌。支持医圣祠文化园暨张仲景博物院建设,积极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汇报协调,争取将医圣祠文化园暨张仲景博物院项目纳入国家中医药博物馆事业统筹建设。支持南阳举办15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9届仲景论坛。联合南阳市政府、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创办“仲景书院”,已成功举办三期,集中培训学员300名。在全省开设仲景学堂,弘扬仲景文化,加强中医药学术传承。三是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已建成5家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6家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开办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栏目。建好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支持《医药卫生报》创办《中医药周刊》。通过义诊、展览、举办健康讲座、中医养生功法表演等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受益群众近200万人。四是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先后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1000余次,受益学生近50万人。2021年10月,我委在郑州市郑东新区春华学校举办“弘扬岐黄文化 感受神奇中医”2021年河南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2021年12月,组织多所中小学参加了“2021全国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冬至主题日活动”,此外,河南省骨科医院还连续举办正骨小卫士夏令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中小学联合开设《神奇的中医药》校本课程,全省其他中医医疗机构也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五是加大《中医药法》宣传。邀请相关专家就《中医药法》立法背景、立法过程、重要意义、执法注意事项及法律条文释义等方面举办培训讲座;联系河南日报、大河报、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等,充分报道我省学习宣传贯彻《中医药法》好的做法和经验,同时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转载发布,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中医药法》宣传教育。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中医药法》和《河南省中医药条例》的贯彻落实,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加强各类中医药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中医药人才质量和水平,大力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继续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格局,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

  感谢贵委长期以来对我省中医药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以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2022年6月

主办单位: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4500000023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叉口     
豫ICP备2022020727号  郑公备:41010502000045  你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