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健康常识 |
病因不明 血常规检查可辅助诊断 |
作者:
时间:2023-03-30
来源:大河健康报
字号:【大
中
小】
|
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等,血常规中的多项具体指标都是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有敏感反应,其中又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许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时可做血常规检查进行辅助诊断。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俗称“白血球”,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白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含的白细胞数目。 临床意义:生理性白细胞计数增高,常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等;病理性白细胞计数增高,常见于尿毒症、白血病、急性出血等;病理性白细胞计数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硬化、放疗化疗等。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是人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红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对于提示累及红细胞系统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临床意义:生理性增多,如冲动、兴奋等,均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导致红细胞增多。或见于红细胞代偿性增生,如气压低、缺氧刺激、长期多次献血等。生理性减少常见于妊娠、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等。病理性增多,常见于频繁呕吐、出汗过多或者慢性肺心病、肺气肿等。病理性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常见于白血病等疾病。破坏增多,常见于急性大出血等。合成障碍,常见于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其承担着机体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和运出二氧化碳的功能。 血红蛋白增减的基本上与红细胞增减的意义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根据血红蛋白浓度将贫血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贫血,在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120g/L,成年女性<110g/L,孕妇<110g/L考虑贫血。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可以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具有止血凝血等功能,血小板计数是指计数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临床意义:血小板计数增高,常见于急性大失血和溶血后急性感染、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等。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血小板破坏过多,如脾功能亢进。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安阳市中医院检验科冯利得 |
主办单位: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4500000023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叉口 Email:wsjkwwz@163.com 豫ICP备2022020727号 郑公备:41010502000045 你是第 位访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