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Health Commission of Henan Province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及解读 > 政策解读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作者:  时间:2025-04-09  来源:  字号:【

  一、出台背景

  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乡村振兴战略。2022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新时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发展方向和任务目标。结合我省卫生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要求,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组织保障三大部分,提出了建立首诊家庭医生制度、强化签约履约责任管理、整合优化签约服务供给、强化签约服务政策保障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二、主要内容

  (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群体都有哪些?

  全省辖区内居民都可以积极主动签约本辖区内的家庭医生,以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脱贫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为重点签约人群。

  (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目标?

  从签约服务覆盖率、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城乡居民基层就诊率三个方面,明确了到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阶段目标,即:到2025年,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重点人群有效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5%以上,城乡居民基层就诊率达到60%以上;到2030年,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5%以上,城乡居民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到2035年,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城乡居民基层就诊率达到70%以上,签约居民满意度达到85%左右。

  (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首诊制度怎么落实?

  签约医生在首诊、接诊、分诊和转诊等方面承担全面责任;居民签约家庭医生享有优先就诊、优先转诊、优先住院、慢病长处方等便利服务;做好签约居民全流程服务管理,对超过自身业务范围及能力、确需分诊转诊的签约居民,由家庭医生提出分诊、转诊建议,跟踪分诊、转诊治疗过程,做好下转接续性服务衔接。

  (四)家庭医生在履约方面有哪些责任?

  一是灵活签订服务协议,签约服务协议既可一年一签,也可根据签约双方互相信任关系签订不超过3年的长期服务协议,特殊情况可签订短期服务协议;二是规范建立健康档案,家庭医生通过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基层卫生健康信息系统,归集和整理签约居民的基本信息、检查检验、诊疗记录、随访服务和健康体检等信息,并面向签约居民开放查询;三是优先提供门诊预约服务,家庭医生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预约、现场预约、社交软件预约等方式,优先为签约居民提供预约服务;四是优先提供转诊预约服务,医联体医共体牵头医院应将不低于40%的专家门诊号源提前7天开放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将30%的检验检查服务、住院床位提前开放给家庭医生预约使用;五是优先保障长期处方用药,医联体医共体内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县级医疗机构统一用药目录、统一基本药物使用比例,符合条件的慢性病、疾病稳定期的签约患者,经家庭医生评估可按规定优先办理长期处方服务,原则上可开具不超过12周的长期处方,到2025年底,全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展长期处方服务;六是优先提供居家医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公示可以提供的居家医疗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并制定服务流程。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依法依规及时进行服务方式的变更登记,加强服务质量医疗安全监管。七是优先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包括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宣教、疾病预防、就诊指导、心理疏导等,发现异常及时与居民沟通并告知第三方,增加互信互动,促进长期稳定的信任关系;八是满足个性化签约服务需求,不断丰富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库,供居民按需选择,满足“点单式”个性化签约服务需求;九是提升传染病防控救治水平。

  (五)家庭医生团队有哪些人组成,签约质量怎么保障?

  一是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师为主体,以其他类别临床医师(含中医)、乡村医生、退休临床医师为补充,符合条件的二、三级公立医院注册全科医师应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成为家庭医生,鼓励专科医师入家庭医生队伍;二是采取“包干分片”方式,通过对口支援、科室共建、多点执业等多种途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与上级医院专科医师共同组成“全专联合”家庭医生团队,组建专家工作室、设立慢病联合门诊(联合病房),为网格内居民提供签约服务,促进人才、技术等优质医疗资源和常见病患者下沉;三是推进中心卫生院提质升级、薄弱乡镇卫生院补短达标,实现基础设施标准化、诊疗设备数字化、医疗服务同质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化,拓展完善全专结合、医防结合、中西医结合、医养结合、安疗结合服务功能,培育建设特色科室,规范开展符合相应资质要求的医疗技术、服务项目;四是持续实施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技能培训、基层卫生人员全员在线培训项目,强化签约履约服务流程、签约患者双向转诊流程、常见慢病健康管理、急危重症识别处理、传染病识别与救治、医患沟通与医务礼仪能力等实用技能培训;五是推进家庭医生服务进网格,结合社区网格化、居(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功能配置,采取定点、定人、定时方式促进家庭医生深入社区开展巡回服务。积极拓展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商务楼宇、养老托育机构等功能社区,因地制宜建设家庭医生服务站。

  (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保障有哪些?

  一是根据服务内容和付费方式,签约服务包分为基础性服务包和个性化服务包。基础性服务包面向全人群,包含政府全额付费签约服务包和个人固定付费签约服务包。政府全额付费签约服务包按现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执行,按人群分类确定服务包内容,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列支。个人固定付费签约服务包包括优先就诊、预约转诊、慢病长处方管理、合理用药和就医路径指导、入出院跟踪随访等内容,签约居民个人每人每年支付一定费用,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确定。医保基金按当年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的7.5%支付基础性服务包签约服务费,未签约参保居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就医,医保基金按标准支付一般诊疗费。未参加医保的签约居民,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用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外的其他部分均由个人承担。个性化服务包面向个性化需求的人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定制若干个“套餐式”服务包,也可由居民按需选取、组合形成“点单式”服务包,其中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执行现行标准,非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可与服务对象协商确定,由签约居民自主选择;二是强化基本医保引导作用,逐步扩大按病种分值付费基层病种目录,落实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实行同病同标准付费,基层医疗机构登记开展的康复医疗服务、备案开展限制类医疗技术产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基金支出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政村卫生室纳入医保门诊统筹、门诊慢特病服务范围;三是完善家庭医生绩效激励政策,原则上将不低于70%用于签约服务团队内部分配,对基层注册全科执业医师、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含中医类别)发放一定的岗位津贴,财政按照政策给予补助,本科以上毕业、规培合格到乡村两级工作的注册全科医师,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中级职称考试及申报高级职称评审通过的应直接聘任,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绩效工资分配时,要向参与签约服务的医师倾斜;四是推进“互联网+签约服务”。

  (七)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那些组织保障?

  一是强化属地责任,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保障制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平台、多种社会资源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分解细化涉及本部门工作任务,强化部门内外政策联动和工作协同。

  二是加强绩效监测,重点考核签约覆盖率、续签率、基层门急诊人次占比、满意度等评价指标,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情况纳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监测、医联体医共体考核评价范围,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季评价、县区年度监测、省辖市定期抽查工作机制,强化监督监测。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大力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与内容,结合“世界家庭医生日”宣传活动,深入宣传家庭医生先进典型,增强职业荣誉感,树立家庭医生热心服务群众的正面形象。


  相关链接:豫卫基层〔2025〕1号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主办单位: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4500000023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叉口   Email:wsjkwwz@163.com  
豫ICP备2022020727号  郑公备:41010502000045  你是第 位访客!